《國學智慧與和諧家庭》
國學智慧與和諧家庭
主講老師:鄭 奕
一、【課程背景】
經濟條件越來越高,人們的滿足感卻越來越低;
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卻越來越空虛;
錢賺得越來越多,幸福感卻越來越少;
一些企業只知道不擇手段賺錢,卻忘記企業經營的基本道德和底線
。。。。。。
人們不禁要問:這到底怎么回事?究其深層次原因,就是人們的心靈出現了問題!《論語》告訴我們:“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可見,要更好的解決上述困惑和問題,除了完善法制以外,必須要重視道德的教化力量!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指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溫家寶總理指出:“一些企業見利忘義,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損害整體利益,企業家的身上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對于我們的企業來講,對于整個社會來講,道德問題十分重要。我認為誠信和道德是現代社會應該解決的緊迫問題。”習近平主席指出:“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秀典籍蘊含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道理,領導干部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弟子規》的孝悌謹信仁愛之道,正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把金鑰匙!學習《弟子規》,踐行《弟子規》,就是要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講孝悌、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實現身心和諧、家庭和諧、企業和諧、社會和諧。
二、【課程大綱】
前言:
視頻:溫家寶總理關于人性、企業發展與道德解讀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梳理:感恩列祖列宗的恩澤
1、了解中華五千年文明之路;
2、炎黃子孫血脈相連,生生不息。
二、百年文化之殤:我的祖國我的家
1、世紀動蕩,文化斷層:國家多事之秋,危機重重;
2、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家庭倫理顛倒,不幸之根源;
3、有識之士,憂國憂民:為了大眾和子孫的福祉,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斷送。
三、新世紀,新曙光:21世紀中國的希望
1、十八大對文化建設的解讀: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人民精神的家園
2、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國家軟實力。
第一模塊:“孝”
何為“孝”?
孝的四層含義解析
從社會角度:解析弘揚孝道“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
踐行孝道的十六個行為規范
視頻分享:我和父親
平時如何與父母溝通?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企業管理過程中:如何與領導溝通?
作為下屬,什么是第一執行力?
長輩有過錯,如何與其溝通?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互動案例分析:長輩有吸煙等的不良嗜好,你如何溝通?
唐代魏征為何成為一代名相?作為下屬,我們該學習他哪些精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解析:《孝感動天》《蘆衣順母》
在企業中,上司有過錯,如何溝通?
作為子女,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才符合孝道?
剖析:如何謹慎對待自己的工作,莫輕易跳槽。
案例: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
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解析“兒行千里母擔憂”;
你出門就是帶出去父母最重要財產;回家就是給父母最好禮物。
職場中的基本職業素養:回報習慣!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解析:與父母保持良好溝通的意義。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B、小習慣影響大人生。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A、你可曾經用心地留意過你的父母?
B、“換位思考”了解父母所想所需;
C、在職場上,了解上司期望與目標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身有傷 貽親憂
A、《孝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B、剖析:年輕人自毀、自殺等事件背后的根源與反思
德有傷貽親羞
A、何為德?
B、解析《大學》: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C、“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D、職場中,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所面臨的挑戰?
E、企業選人以德為原則的四個標準
平時的生活中,如何照顧好父母?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經典故事:黃香溫席
遠離家鄉,如何孝養父母?
如何照顧病中的父母?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解析典故《親嘗湯藥》
反例剖析:母親住院,七個兒女無人問津,慘死離世。
現代孝子:28年如一日照顧父親的王希海。
反思:當我老了的那一天,我的兒女
現代企業管理中,企業有危機,作為公司一員,是否忠于職守,不離不棄?
如何緬懷過世的親人?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解析: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知恩、感恩!企業當中,我們是否學會感恩公司給了成長平臺?感恩領導的諄諄教誨?
五、踐行孝道三件事
第二模塊:“悌”
何為“悌”?
“悌”的兩層基本含義是什么?
當今社會“悌”的重要價值體現?
小成就靠個人,大事業靠團隊
解析: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友弟恭的兩個基本原則
“三兄弟為爭老宅餓死老母”
職場中的“金錢觀”。
財物輕怨何生
言語忍忿自泯 “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世界
在職場中,同事之間的關系為何要像兄弟姊妹一樣遵循“兄友弟恭”。
“悌”的延伸:夫妻之間幸福相處是家庭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活中與尊長相處的九大行為規范
剖析:當今“爺爺成孫子,孫子當爺爺”背后的反思
家庭不幸的根源分析:舍本逐末!(大樹理論)
為什么基本的倫理規范在今天的職場尤為迫切?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1)“行勿懶”在家庭中延伸
2)“人不在己即到”體現在職場當中的“補位原則”,自動自發。
稱尊長勿呼名
1)“老哥老姐”背后的無知
2)職場中的“東施效顰”。
對尊長勿見能
家庭中的“同理心法則”
在職場中,客觀理解“勿見能”
職場中“功過是非”面前的抉擇。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5、6生活工作中遇到領導的行為規范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家庭中“沒大沒小”“長幼不分”背后的根源
工作中必知的基本商務禮儀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近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家庭中,知道自己的身份、角色
職場中,與領導溝通相處的基本行為規范。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工作中,推己及人,助人即是助己。
踐行“悌”的兩大行動
第三模塊:“謹”
何為“謹”?
眾多名企的經營理念為何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馬太效應”愈演愈烈,危機意識令人警醒
做到“謹”的十八項行為規范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1)謹慎認知“時間就是生命”
2)工作中如何“管理好時間就是提升生命的品質”?
3)分享:時間管理杠桿工具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剖析:人的思維行為模式
生活中的小習慣決定大人生
良好的職業形象對工作的影響
管理好自我就是尊重他人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浮華攀比背后的根源
提前消耗“福報”的惡果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從飲食的角度解析確保身體健康的原則
凡是掌握好度,過猶不及。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
過量飲酒對身體的危害解析
工作中應酬的基本原則。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言行舉止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素養
員工的舉止是公司文化的折射
事勿忙忙多錯
剖析:為何忙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做好時間計劃管理?
勿畏難勿輕略
智商提高的同時,我們的“逆商”為何退步?
不是成功來得太晚,而是放棄得太早!
職場中“責任心”的體現就是解決問題。
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先管好自己
影響圈與關注圈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拜訪客戶朋友需要遵循的基本禮儀規范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
經濟往來的基本道德規范;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五、踐行“謹”的兩個基本行動計劃
第四模塊:“信”
何為“信”?
誠信的原則為何在今天尤為彌足珍貴
“凡出言信為先”與職場與人相處之道
“見人善惡”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原則
1、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2、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3、職場中的“標桿示范效應”
如何如何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攀比”現象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學生們都在攀比什么?
延伸剖析:企業都在攀比什么?
案例剖析:同仁堂為何三百余年興盛不衰?
對待別人的“批評”和給到自己的“贊譽”
1、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2、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3、“謙受益,滿招損”的告誡
3、理性看榮譽,每次的成功當成一個新的起點。
4、辨析三等人:本事與脾氣
如何面對自己的“過錯”?
1、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
2、職場中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3、找借口很容易,但是推卸責任也意味著喪失機會。
八、踐行“信”的三個基本功課
第五模塊:“愛眾”
何為“愛眾”?
為什么說“凡是人皆需愛”是至高的智慧?
解析:水知道答案
職場中的隔閡、猜忌、甚至誹謗攻擊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踐行“泛愛眾”需秉承的十二個理念和行為規范
解析有人備受尊重的根本原因
1)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 非言大
2)優秀企業被尊重的根源是什么?
面對人們的長短善惡我們需遵循的基本規范?
1)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道人善
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揚人惡既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善相勸
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2)同事之間避免“流言蜚語”的警戒信條
3)馬加爵時間的反思
4)陶行知四塊糖的啟示
5)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分享
如何面對取舍?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道德經》: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案例:李嘉誠的經營之道
職場中,取舍之道的本質是為人之道。
如何恰當處理恩怨?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人一生都要報答的三重恩情
現在的人為何缺乏了感恩之心
無休止的爭斗,到底為了什么
人生短暫,需要釋懷
上司如何對待下屬?
待婢仆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職場中領導人的言行舉止對團隊的重要影響。
公平管理在職場中的意義。
五、踐行“愛眾”的兩個作業。
第六模塊:“親仁”
何為“親仁”?
二、剖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背后的根本原因
三、如何辨識身邊的人是否是“仁德之人”?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四、親近仁德的人對我們人生的價值?
1)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2)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五、《戰國策》解析人際關系。
六、踐行“親仁”的三個基本行動計劃
第七模塊:“余力學文”
何為“余力學文”?
二、為什么《弟子規》前六個部分都是講如何做人做事而最后才講學習?
三、有效學習的十二個理念和方法
1、真正有效學習的兩大理念
1)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2)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4)毛主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知行合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有效學習的十大方法及觀念
分析:1)辦公桌物品的擺放折射出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習慣
2)辨析:“知易行難”與“知難行易”
3)雙刃劍:“電視”與“互聯網”的科學運用
4)為什么說學習力就是生產力
四、職場中如何處理好“德與才”的關系?
五、個人發展如何處理好“心態與技能”的關系?
六、工作中如何處理好“能力與收入”的關系?
七、踐行“余力學文”的兩個行動計劃。
- 上一個:《國學思辨與管理哲學》
- 下一個:《論語智慧與現代企業管理》
- 鄭奕:《國學智慧與和諧家庭》 2024-04-19
- 鄭奕:《國學思辨與管理哲學》 2024-04-19
- 袁少波:《學國學,提升領導力與人生境界》課綱1天 2024-04-19
- 陶文鈞:書法中感悟國學之美 2024-04-18
- 高承乾:國學與養生 2024-01-16
- 高承乾:國學智慧與現代管理 2024-01-16
- 高承乾:國學智慧與領導藝術 2024-01-16
- 高承乾:國學智慧與管理創新 2024-01-16
- 高承乾:國學團隊管理之道 2024-01-16
- 高承乾:國學思想與人文素養 2024-01-16
-
上海交大MBA和DBA學位班課程《管理者創新思維與決策管理》在北京中心順利交付
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
-
2023年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管理者團隊管理實務》在北京圓滿落幕
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