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術見道 以道御術——TTT培訓師職業化成長》系列課程說明書(初級)
目 錄
壹||課程背景 4
貳||課程說明 6
一、課程對象 6
二、課程主題及時間 6
三、課程目標 6
四、課程方式與建議人數 6
叁||主訓導師 7
肆||內容綱要 8
一、引子:關于課程總綱的幾點分享 8
1、為什么是“循術見道,以道御術”? 8
2、四階五個子課程的緣由 8
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9
4、聊聊我們身處的當下和可能的未來 9
5、作為培訓師的你 9
二、初階:揚帆起航 10
1、導言:準備好了嗎? 10
2、使命與職責:培訓的基本定義與價值 10
(1)培訓的學術定義 10
(2)培訓的誤區與改善方向 10
(3)培訓的實踐定義 11
(4)培訓的核心任務 11
(5)培訓的核心價值 12
3、了解促進理解:學員對象分析 12
(1)學員為何學:成人學習動機分析 12
(2)學員怎么學:成人學習特點分析 13
4、各安其所:培訓師角色定位與素質模型 14
(1)培訓師的三重職業角色:編、導、演 14
(2)培訓師在企業組織中的角色 15
(3)培訓師在現場的角色轉換 15
(4)培訓師的使命與職責 16
(5)培訓師的知與行 16
(6)培訓師的基礎素養 17
(7)培訓師的能力模型 17
(8)為師者說 18
5、突破與堅守:培訓師的心智調適與建設 18
(1)什么是心智模型? 18
(2)心智模型如何形成? 18
(3)心智模型的基本特點 18
(4)心智模型的典型屬性 19
(5)心智模型的作用與影響 19
(6)培訓師心智模型的調適與建設 19
(7)心智模型的持續修煉 20
(8)培訓師在課堂現場的壓力與情緒 20
(9)思考與研討 21
6、準備即資歷:培訓師的職業準備 21
(1)職業準備五大要素 21
(2)培訓師的職業風范 21
7、即刻起程:登臺亮相與有效表達 23
(1)上場與離場 23
(2)問候與自我介紹 23
(3)啟動注意:破冰與內容導入 23
(4)主體內容的有效表達 25
(5)有味道的收結 26
(6)經常性場景的專業表達 27
(7)現場練習與問題交流 27
8、場域賦能:氛圍營造與現場掌控 27
(1)課堂氛圍的作用與價值 27
(2)把握氛圍營造的幾大要素 28
(3)常見“非常態”學員的成因分析 28
(4)主動掌控現場的原則與技巧 29
結束語:你比想象的更優秀! 30
初階:揚帆起航
《認知為錨 基礎為本——培訓師的職業認知與基礎技能訓練》
壹||課程背景
如何在職場中保有持續、強勁的競爭力?
話說“獨行可以走得很快,但眾行才能走得更遠”,“幫助他人,成就自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道理都明白,路該怎么走終究還是問題——
在無數可能的選項中,成為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培訓師,提升人際影響力、彰顯職業價值,必定是前提和基礎。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因為你曾經或者正在遭遇這樣一些困境:
——你可以滿懷激情,但學員冷眼旁觀;
——你可以花樣翻新,但學員麻木無感;
——你可以概念新奇,但學員一笑了之;
——你可以技巧嫻熟,但學員假意配合;
——你可以口若懸河,但學員昏昏欲睡;
——你可以窮經皓首,但內容拾人牙慧;
——你可以精雕細琢,殊不知舍本逐末;
你也許上過很多的《TTT》課程,沒有人可以懷疑您的努力,也沒有人可以否認您的付出,更沒有人可以苛求您的用心,但是,您依然焦躁不安、莫名恐懼;依然一籌莫展,無計可施;… …
因為,你從未真正觸摸到培訓的底層真相!也從未找到一條通往廣闊天地的精進之路!
所以,你需要這樣一個《TTT》課程:循術見道,以道御術,幫助你撥開認知迷霧,發現自己成長的內在驅動!
TTT職業培訓專家廖信琳老師,將以積其近二十年的職業功力,數萬人次的現場實踐體認,與你傾情分享:
幫你撥開艱澀理論的層層迷霧與盔甲,帶你還原理論背后的底層真相
助你發現你和學員本來具足的智慧與能量,打開釋放這些能量的開關
給你一雙慧眼以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點,找到引導學員成長的支點
引你踏上一條持續改善的精進之路,領略不同境界的職業榮光… …
因為,摒棄所有華麗的包裝,依循最本質的理念指引,探尋有體認的實踐路徑,“讓培訓更有實效”必將成為你,作為企業培訓師內在的職業驅動和精進努力的方向。
貳||課程說明
一、課程對象
企業培訓師、業務骨干
二、課程主題及時間
初階:揚帆起航(課時:2~3天)
《認知為錨 基礎為本——培訓師的職業認知與基礎技能訓練》
三、課程目標
幫助培訓師建立對培訓本質的正確認知;
了解并掌握培訓師基礎的職業技能要求;
四、課程方式與建議人數
互動訓練式,50人以內
五、特別說明
本系列課程分別由4階5個彼此獨立,又相互勾連的子課程組成:
1、初階:揚帆起航(課時:2~3天)
《認知為錨 基礎為本——培訓師的職業認知與基礎技能訓練》
2、中階:乘風破浪(課時:3~5天)
上篇:《內外相融 精彩呈現——現場授課技能提升訓練》
下篇:《方向引領目標 內容取舍有度——課程設計與開發技能提升訓練》
3、高階:踏雪無痕(課時:3~5天)
《如琢如磨 引導有方——培訓師引導與觸動技能提升訓練》
4、進階:勇猛精進(課時:3~5天)
《外攝內觀 德慧雙修——培訓師自我管理與身心修為訓練》
上述5個子課程圍繞“如何做一名值得尊重的培訓師”這一核心指向,構成彼此獨立,又相互勾連、漸次精進的完整課程體系。
在個案實施過程中,主訓導師將依據客戶要求和學員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內容調整和實效訓練。
叁||主訓導師
職業培訓師專家廖信琳老師(詳情見“個人簡介”)
肆||內容綱要
一、引子:關于課程總綱的幾點分享
1、為什么是“循術見道,以道御術”?
認知是一堵墻:認知決定你的世界
內在驅動的價值:神仙也無能為力
“術”指當下,“道”見未來
2、四階五個子課程的緣由
(1)四階,為什么?
初階:揚帆起航
中階:乘風破浪
高階:踏雪無痕
進階:勇猛精進
(2)五個子課程的要義
《認知為錨 基礎為本——培訓師的職業認知與基礎技能》
《內外相融 精彩呈現——現場授課技能提升訓練》
《方向引領目標 內容取舍有度——課程設計與開發技能提升訓練》
《如琢如磨 引導有方——培訓師引導與觸動技能提升訓練》
《外攝內觀 德慧雙修——培訓師自我管理與身心修為訓練》
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遠,到底有多遠;慮,到底慮什么
近,到底有多近;憂,到底憂什么
4、聊聊我們身處的當下和可能的未來
(1)信息過載VS信息不對稱性
(2)碎片化學習VS學習的碎片化
(3)影響我們成長的障礙分析
學習能力VS問題意識
迷信VS正信
外在驅動VS內在驅動
單一模仿VS自我訓練
(4)未來的底層真相
5、作為培訓師的你
以輸出倒逼輸入(教,然后知困)
他律成就自律(學,然后知不足)
影響圈VS關切圈
舒適圈VS學習圈
已知半徑VS未知半徑
現場討論:談談你的初衷與原動力
二、初階:揚帆起航
認知為錨 基礎為本
——培訓師的職業認知與基礎技能
1、導言:準備好了嗎?
善意、善緣、善巧方便
坦誠分享、相伴成長
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別人一個機會
給自己一份愿景,也給別人一束亮光
給自己一個承諾,也給別人一份勇氣
給自己一份使命,也給別人一縷溫暖
2、使命與職責:培訓的基本定義與價值
(1)培訓的學術定義
(2)培訓的誤區與改善方向
告知vs分享
論證vs溝通
教導vs啟發
處理vs察覺
要求vs力行
強權vs影響
(3)培訓的實踐定義
A、看法在先,說法在后,必賴如下四法
做法:實踐與理論的循環往復
技法-手法-心法
培訓的本末與道術
培訓者,先培后訓,亦培亦訓。
培也者,根植于土,謂格物、致知;而后立志、循道,謂誠意、正心;訓者也,以言疏困、導路,去淤塞,通隱痛,而后酣暢。
欲行上述之思路,或者有二:
凡一者,深入研判學員之需求,可從四問:何為問題?問題為何?指向何處?節點何在?
又,反復琢磨主題內容之精髓,亦有四問:所言何意?此意有幾?意從何處?所見有何?
C、幫助學員發現自性,激發學員內在驅動
(4)培訓的核心任務
傳道:價值召喚、方向引領、心法分享
授業:建立認知、調整思維、探尋路徑
解惑:建構場景、發現節點、促動思考
(5)培訓的核心價值
A、觸動思考
外攝三問:what、why、how do(how much)
內觀一問:if me
點燃內驅
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將到哪里去?
路徑探索:以終為始-方向引領目標、目標促進行動
(6)現場練習:
分別用3個關鍵詞表述你對過往培訓的感受以及未來的期待
3、了解促進理解:學員對象分析
(1)學員為何學:成人學習動機分析
擴展社交關系(需要vs被需要)
回應外界期望(主動vs被動)
對接興趣偏好(工作vs生活)
尋求外在刺激(快樂VS歡喜)
促進職業成長(職業素養VS平臺機遇)
(2)學員怎么學:成人學習特點分析
A、成人的認知特征
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思維定勢)
記憶特點與應用誤區(功利主義)
未知領域與觀念調整(舒適圈詛咒)
成人的心理特征
影響與被影響
感性判斷與理性認知
現場討論:你對培訓師的印象受哪些因素影響?
成人學習的特點
視覺VS聽覺
感受VS思辨
理論VS實踐
成人的學習優勢與障礙分析
優勢:經驗、理解、聯系
障礙:精力限制、容易遺忘
成人學習的類型及其特征
理論家
活動家
實用者
思考者
成人學習的金字塔模型
被動學習:聽講5%、閱讀10%、聲音圖片20%、示范演示30%
主動學習:小組討論50%、場景演練75%、訓練他人90%
成人學習行為的輪輻模型解讀
接收-認知-反思-調整-接受-認同-嘗試-改善
4、各安其所:培訓師角色定位與素質模型
(1)培訓師的三重職業角色:編、導、演
A、編:設計、開發、制作
主題方向與課題甄選
骨骼脈絡與肌體血液
時間進程與節奏安排
表現形式與訓練方法
框架建構與細節美化
導:精力、定位、組織
精力分配與時間進程
角色狀態與分工定位
活動組織與現場調控
演:內容、場景、情緒
內容表達的輕重與主次
場景建構的時機與手段
情緒調動的語言與表情
討論:編、導、演三個角色的關系如何?為什么?目前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2)培訓師在企業組織中的角色
教導者
管理者
開發者
(3)培訓師在現場的角色轉換
價值引領
氛圍營造
情緒調動
問題處理
事實觀察
鏡像反射
交流分享
促動引導
(4)培訓師的使命與職責
A、何謂使命?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揚善抑惡、成人成己
何謂職責?
盡心、盡力、盡本分
見人、見事、見思路
何謂師道尊嚴?
無論古今,抑或中外;凡賢德者,皆畏師道。
何謂師道?要言有四;一曰身正,二曰使命;再則精進,聚焦點燃。
何謂點燃?法門萬千;學子所需,唯心是問;若器用計,恒河沙數;一一依止,必墮岔道;心智為本,歸于一宗;因指見月,如是琢磨;或曰催化,觸抵本源;種此福田,必累碩果。
催化者也,至要中立;然后沉靜,觀之聽之;再行詢問,層層剝繭;關鍵要義,斷喝截流;本來具足,恍然大悟;催其自性,化其淤塞;通透光明,自在喜樂。
(5)培訓師的知與行
舉凡師者,必賴知、行兩端,無一偏廢。
知從何來?如日用飲食、人情世故、山川湖泊、星辰大海,凡有情眾生,皆可入料。觀之、問之、思之,如是研磨往復,照見本質,曰格物、致知。再者,親近經典,博采眾長,一字一句,叩問不止,日日熏陶,心生歡喜。經由表象,循邏輯,層層剝繭,而后見其所以,是為知。如此意誠、心正,知之不止,不止知之,更兢兢踐行。
何者為行?若清晨即起、灑掃庭院;若交朋結友、奉茶敬酒;若饑餐困眠,飲食起居;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若尋路前行,披荊斬棘……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一言以蔽之,躬身不輟,毫厘寸進,無有懈怠,不敢造次,克己而已。
若知,若行,知而后行,行而后知,知行不悖,知行合一,如是者,必可為師。
(6)培訓師的基礎素養
認知兩準則:隨順機緣、正本垂范
行為有八綱:放下、接納、饋贈、擴展;敬業、責任、省思、成長
思維有三要:問題意識、自主思考、自我訓練
(7)培訓師的能力模型
邏輯分析
專業表達
演繹呈現
歸納總結
感召影響
洞察判斷
價值提煉
溝通分享
組織掌控
鏈接觸動
應急變通
自主創新
自我管理
持續學習
隨順應化
(8)為師者說
欲為師,德為先,以養正陽之氣,此乃無上使命。
既為師,須壘智識之厚土,一曰:廣博,及至無邊之際涯;二曰:精深,探究毫厘之幽微。如是日寸精進,或可臻至妙境。
且為師,須謹記非權力之嬗變,大忌有二:或單向灌輸,或要求種種。遂,收斂輕言妄語,用情于理,入汁入味。如是琢磨,建場景、造氛圍,師生不分彼此,一同感受。
樂為師,若布施,財、法、無畏各有功德,財或見肘,法際無垠,無畏愈發勇猛。凡此種種,度己度人,喜樂在心。
5、突破與堅守:培訓師的心智調適與建設
(1)什么是心智模型?
(2)心智模型如何形成?
(3)心智模型的基本特點
每個人都具有心智模式
決定了我們觀察事物的視角和做出的相關結論
是指導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方式
讓我們將自己的推論視為事實
往往是不完整的
影響著我們的行為的結果,并不斷強化
往往會比其有用性更加長壽
(4)心智模型的典型屬性
不完整性:人們對于現象所持有的心智模式大多都是不完整
局限性:人們執行心智模式的能力受到限制
不穩定:人們經常會忘記所使用的心智模式細節,尤其經過一段時間沒有使用它們
沒有明確的邊界:類似的機制經常會相互混淆
不科學:人們常采取迷信的模式,即使他們知道這些模式并非必要的
簡約:人們會多做一些可以透過心智規劃而省去的行動
(5)心智模型的作用與影響
(6)培訓師心智模型的調適與建設
自省vs自卑
胸懷vs懦弱
同理vs盲從
自信vs自負
勇氣vs愚勇
積極vs霸道
(7)心智模型的持續修煉
正向暗示
外攝內觀
終極追問
(8)培訓師在課堂現場的壓力與情緒
A、壓力來源
內:專業水平?同業經驗?期望閾值?
外:環境場地?學員對象?未知干擾?
壓力的真相
趨利避害
聚焦心力
外在驅動
C、培訓師現場情緒管理的兩個層次
閾值的適時調整
工具化運用
(9)思考與研討
描述一段過往的經歷及其感受
用三個關鍵詞表述對未來狀態的期待
6、準備即資歷:培訓師的職業準備
(1)職業準備五大要素
人:精、氣、神
事:流程、規則
物:場地、設備
時:總量分配、節奏把控
空:氛圍營造
準備彰顯態度——態度呈現專業——專業贏得信賴
(2)培訓師的職業風范
A、職業形象
三個維度:職業身份、場景氛圍、個性特征
三大原則:融合、大方、協調
三大要素:儀容、儀表、儀態
舉止風范
靜態站立:正、定
動態行走:輕、緩、穩
動作手勢:幅度、高度、頻率
聲音節奏:輕重緩急、抑揚頓挫
眼神技法:觸、罩;收、放;情緒層次;合理分配
C、職業風范的改善之道
認知:做自己的主宰
行動:自我訓練
D、練習與討論:
檢視過去的得失;確立對自己的承諾
E、肢體接觸與空間距離
三個原則:尊重、友好、大方
三種氛圍:理性、感性、恐怖
F、職業風范的持續精進
身、心、志
形、意、神
7、即刻起程:登臺亮相與有效表達
(1)上場與離場
上場:空臺登場、靜場起音、從容不迫、啟動注意
離場:專注全場、享受掌聲、感謝致禮、禮貌大方
(2)問候與自我介紹
問候:稱呼、語氣語調、表情動作
自我介紹的尺度與層次
自信vs謙恭
張揚vs收斂
感性印象vs理性判斷
個性特點vs專業水平
過往經驗vs未來期許
第一印象定律
自我介紹練習:60秒,給現場觀眾留下3個關鍵印象
(3)啟動注意:破冰與內容導入
形式與手段:切忌沒有價值依歸的盲動、亂動
內容導入需要關切的維度
視角選擇:個體vs一般、唯一vs普遍
價值指向:層級與利益鏈接
氛圍營造:場景建構vs關鍵細節
邏輯關系:具象vs抽象、結論vs過程
關注學員狀態
積極主動vs消極被動
形動vs神動
當下利益vs未來期待
信息解讀vs價值探索
對接主題
交代相關背景
找到關鍵鏈接點
聚焦學員關切點
開場的四大任務
調動情緒
打破僵局
建立關系
聚焦利益
開場的忌諱
自夸式
自殺式
幼稚式
庸俗式
G、破冰與內容導入練習
3分鐘,導入主題內容,吸引學員注意力
(4)主體內容的有效表達
聚焦一個核心理念(思路、方法或者技巧)
用好一個感性素材(故事、案例、場景再現等)
黃金三段論:總-分-總
注意常見邏輯關系:并列、遞進、因果、相關、偏正、聚焦
充分發揮語言的作用
抑、揚、頓、挫與輕、重、緩、急
語速的控制與節奏的把握
邏輯重音與情緒重音
語氣與語調
陳述、敘述與描述
白描與修辭
建構場景的三大關鍵要素:對話、行為、心理活動
口頭表達的要求
準備充分(專業)
以情感人(誠摯)
以理服人(理性)
協調自然(舉止)
節奏把控(情緒)
幽默生動(氛圍)
尊重他人(修養)
五大路徑堅定口頭表達的信心
正確認識,坦然面對,消除自卑感
盡量多了解聽(觀)眾的相關情況
認真準備,反復琢磨所要表達內容
事前演練,想象場景模擬應對預案
提前入場,熟悉會場環境以及設備
改善口頭表達能力的路徑
看書、學習,積累沉淀(留心、留意);
培養思維能力上下功夫(邏輯、理性);
勤于實踐、自覺歷練(口齒、儀態、膽量)
主體內容的表達練習
5分鐘,講述清楚一件事情,并力爭給學員留下某一具體印象
(5)有味道的收結
A、六種常見的收結方式
選擇式
展望式
要求式
總結式
余韻式
呼應式
最后必做的三件事
表達期望
鼓勵踐行
誠意致謝
C、收結的忌諱
將結不結
無力淡出
驟然停止
偏離主題
(6)經常性場景的專業表達
如何做好現場主持?
如何做好頒獎嘉賓?
如何發表獲獎感言?
如何做好即席發表?
如何做好主旨發言?
(7)現場練習與問題交流
5分鐘,小組確定一個主題,做一次完整表達練習,并交換改善建議。
8、場域賦能:氛圍營造與現場掌控
(1)課堂氛圍的作用與價值
建立適度的信息屏障
對接彼此交流的頻道
信息場與能量場
(2)把握氛圍營造的幾大要素
培訓師的能量場
學員的興趣點與關切點
現場環境的布置:燈光、音效、溫度、座椅的擺放,以及其他設備等
助教與其他工作人員的安排和指引
(3)常見“非常態”學員的成因分析
精神困倦
竊竊私語
現場混亂
接聽電話
無所事事
有意抬杠
惡意挑釁
高手挑戰
(4)主動掌控現場的原則與技巧
防患未然:預先察覺、適時回應、對事不對人
率先垂范:看、聽、問、做
四大招數交互:停頓、沉默、重復、異聲
學員問題的應對原則
與主題是否有關?
培訓師是否準備?
學員問題的處理步驟
接納學員問題
肯定學員態度
判斷學員情緒
區分問題類型
處理學員問題
誠意致謝學員
應棘手問題的四大基礎
正向
專業
坦誠
性情
回應棘手問題的兩大技巧
轉移話題
偷換概念
掌控課堂現場的成長路徑
見招拆招——防患未然——潛移默化
結束語:你比想象的更優秀!
從那一刻開始,你就是這個世界的唯一!
只是,大多數時候,
我們都渴望成為別人眼中的樣子,
所以,我們漸行漸遠,最后看不清自己,
更看不清來時的路和未來的去向!
從今天開始,我們重新審視自己——
我們不必亦步亦趨,
我們可以做回自己,
因為,我們開始相信自己是唯一!
于是,我們開始有勇氣去尋找更加優秀的自己!
愛出者愛返 福往者福來
- 鄭奕:《中級內訓師之課程開發“魂、骨、筋、肉”》 2024-04-19
- 鄭奕:《高級TTT之引導式授課技巧》 2024-04-19
- 鄭奕:《初級內訓師之走向講臺》 2024-04-19
- 鈕東濤:企業內訓講師培養之課件開發與呈現 2024-04-18
- 百合:《TTT培訓師實戰營》 2024-01-20
- 邱加洲:TTT企業培訓師培訓初階課程大綱 2024-01-20
- 劉澤鋒:研發部門新版DFMEA高級應用(2天) 2023-12-28
- 劉小明:研發質量管理實務 2023-12-28
- 劉小明:《供應商開發》 2023-12-28
- 王晨琛:《王道TTT》 2023-12-28
- 重塑你與孩子的親子關系模式——您的孩子可以更優秀
- 《循術見道 以道御術——TTT培訓師職業化成長》系列課程說明書(進階)
- 職場精英系列之三:《內驅力與影響力——職場精英的10項自我管理》課程說明與內容綱要
- 幫你配一把孩子心門的鑰匙
- 《循術見道 以道御術——TTT培訓師職業化成長》系列課程說明書(高級)
- 職場精英系列之二:《捷思善語——清晰化表達與工作匯報》課程說明及內容綱要
- 依常識、循規律-家庭教育五大核心工程線下訓練課程說明及內容綱要
- 《循術見道 以道御術——TTT培訓師職業化成長》系列課程說明書(中級)
- 職場人士的親子教育寶典——《放下執拗 感受幸福》課程說明及內容綱要
- 職場精英系列之一:《你,可以像TED一樣演講》課程說明及內容綱要
-
上海交大MBA和DBA學位班課程《管理者創新思維與決策管理》在北京中心順利交付
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
-
2023年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管理者團隊管理實務》在北京圓滿落幕
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