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課綱1天
【課程背景】
這些好習慣,比如“積極主動、合作共贏”,是我們從幼兒園起就接受到的原則,但是有多少人能真的知行合一地做到呢?
為什么?!
一定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再多的強調和培訓也無非是再灌一次耳旁風而已。
解決問題要在問題上一層尋找答案。本課程基于講師多年管理實戰經驗,挖掘阻礙人們形成良好習慣的心理、社會、文化等阻礙因素并建立解決方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養知行合一的7個好習慣。
【課程收益】
正確認知自我,找出阻礙自我提升進步的因素并摒棄之。
端正人生意識理念,正心正念才有正行正果。
靈魂深處鬧革命,心動+行動,建立高效能好習慣。
【課程形式】
課堂講授、案例分析、討論分享、互動演練等
【課時設置】
6小時/日(可根據客戶企業具體需求,調整課時數)
【適用學員】
企業新入職員工、中基層員工、管理者
【課程提綱】
序言:為什么知行難合一?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思考&討論:
為什么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卻依然沒有過好這一生?
為什么明明學過了,學會了卻依然做不到?
為什么企業家說:商學院的教授其實管不了企業?
為什么金融系的教授炒股虧得很慘?
一、習慣建立的冰山模型——心不動,則行不動
原因挖掘與分析:
1.1思維方式不到位自然行為不到位
人生/工作成功方程式:成功=思維方式*熱情*能力【稻盛和夫】
小游戲:思維方式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案例:海底撈大雁塔店文盲庫管大姐的成功故事
引申討論:
(1) 為什么新員工明明接收到了明確的工作指令,也覺得自己聽明白了,但結果卻不是上級要的?
(2) 為什么稻盛和夫說要讓下級準備的做好工作,上級要至少交待5次?
1.2什么是“模因”?社會、文化中的哪些消極因素如果阻礙我們建立好習慣?
1.3如何客服“嗑瓜子”效應中人性的弱點?
小孩不能等,大人才能忍耐,讓7個習慣帶我們走向成熟
二、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
2.1積極主動
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理解和判斷、回應影響著我們
案例:高考前要拉我下水的同學,后悔了半輩子
溝通中,消極的語言習慣vs積極的語言習慣
2.2以終為始
思考&討論: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假設你正在去參加“自己”葬禮的路上
建立自己的生活重心和原則
寫出你的人生使命和宣言!
2.3要事第一
算筆賬:我們的人生用來工作的時間只有3-4年!
時間管理矩陣:有效管理各類工作事務
案例分析:為什么很多管理者活得像“救火隊員”?
2.4共贏思維
思考:為什么說零和博弈思維是共贏思維最大的障礙?我們為什么會有零和博弈思維?怎么擯棄?
人際交往中的6種思維模式
案例:某房地產公司“空降兵”領導連續折戟沉沙,原因何在?
案例:董宇輝與東方小孫的故事……
2.5知彼解己
案例:某一線地產公司在某省會組建新團隊,來自同行各公司的精英人員卻長期溝通不暢,為什么?
溝通&共情技巧:打開約哈里之窗
同理心共情能力提升的4個步驟
互動游戲:寫出你同事的5條優點,告訴ta!
引申:贊美背后的強者思維
技巧:溝通背后的麥拉賓原理及其應用
2.6統合綜效
1+1>2整合、1+1=2團伙、1+1<2內耗、1+1<1內耗
建立第三種方案的模式
2.7不斷更新
身心不斷更新的4個層次
案例:擁有醫學學位的講師身體力行、現身說法
案例:老農民祖父的真實故事……
收尾
(1)通過此次學習我最大的收獲是?
(2)我準備如何把它運用到我的工作中?
(3)我期望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4)我準備什么時候行動,大概多久會實現?
(5)如何知道我達成了這個結果?
(6)人生使命宣言
- 鄭奕:《職業化團隊凝聚力訓練》 2024-04-19
- 鄭奕:《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2024-04-19
- 鄭奕:《打造優秀員工-職業化素養和能力提升》 2024-04-19
- 袁少波:《從學校人到企業人的職業化塑造》課綱1天 2024-04-19
- 袁少波:《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課綱1天 2024-04-19
- 張學民:《青年員工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培訓》課程大綱2023.8 2024-04-18
- 劉承林:職業覺醒—職業化管理團隊塑造 2024-04-18
- 郇婭冉:贏在職業素養——成功從優秀員工做起 2024-01-20
- 郇婭冉:《贏在職業化---服務禮儀速效篇》 2024-01-20
- 邱加洲:生產人員職業道德課程大綱 2024-01-20
-
上海交大MBA和DBA學位班課程《管理者創新思維與決策管理》在北京中心順利交付
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
-
2023年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管理者團隊管理實務》在北京圓滿落幕
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